开设十门前沿交叉学科性选修课;把科研科普活动常态化;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;推行跟师学艺模式……探索形成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育人路径,助力学校夯实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,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发展蓄力赋能。

近年来,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在不断巩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同时,尤为重视研究生选拔的前沿阵地——本科生的实践训练与培养。注重发掘本科生的科研潜能,引导他们进行系统科研训练,掌握科研内在逻辑,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。

“跟师学艺”“实验技能比一比”等活动带动一批批本科学生从大一、大二就进入实验室,通过实践训练,逐渐成为科研动手“小能人”。从好奇到兴趣,从忐忑不安到自我肯定,岐黄青年逐渐建立科研探索的信心。

据了解,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不仅早早完成本科毕业论文,还迎难而上,参与多项科研课题、学术交流、竞技竞赛等活动,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“我们将这种带教方式概括为‘从兴趣到实践,从实践到产出’。”中药民族药资源研究院周涛教授介绍说,这种培养模式是科研反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。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,在养成进实验室的习惯后开始针对实验内容提出问题、思考问题,并会通过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。

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,研究院积极提供平台资源和技术指导,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。鼓励学生通过发表论文、参加“挑战杯”“互联网+”等创新创业比赛,锻炼他们临场应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
正是有了科研训练和实践经历,中医学子高水平成果不断产出。以吴思兰同学为例,她从大一便进入实验室学习,在杨教童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逐步开展课题设计并完成科学研究,通过持续参与项目工作,积累一定科研经验,最终完成课题任务,相关研究内容于今年1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二区SCI杂志《BMC Genomics》上发表。这仅是研究院从培养兴趣到提升实践能力,再到支持科研产出全过程培育本科生见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。

数据显示,中药学专业约500余名本科生加入科研课题研究,参与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7篇,中文核心论文9篇。参加“挑战杯”“互联网+”等各级各类赛事获奖11项,其中国家级1项,省部级7项;参与新产品开发20余个,部分产品已走向市场。

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既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检验,也为研究院科研反哺本科教育教学提供指引。接下来,研究院将持续推动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,创新育人模式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
Baidu
sogou